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坚持把开展好学习教育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聚焦主题,一体推进学查改,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实效。
一是深学细悟强根基。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为重点,局党组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集中学习9次,举办读书班1次,开展集中研讨2次,同时通过讲专题党课、警示教育、“三会一课”等形式督促机关12个党支部开展学习87次;联合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组织关键岗位干部、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新进公务员赴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实地感受监区的高墙电网、严格监管和服刑人员生活,服刑人员以“身边人”身份剖析堕落轨迹,参与者深受警醒。
二是深入查摆找问题。坚持真查真找,防止大而化之、避实就虚,局领导班子共查摆问题10个,制定整改措施29条。其中,坚持把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组建工作专班,压实市、县、乡、村四级书记责任,开展定期调度、一线指导,纳入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的问题清单325个,实行问题“红、橙、黄”和“急难险重”分类管、逐项销,完成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问题整改274个,确保学习教育查得准、有力度。
三是动真碰硬抓整治。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坚持靶向整治,一抓到底。及时将漓江10条支流的水质问题纳入集中整治,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针对城中村生活污水不适宜集中处理的情况,因地制宜探索出分散型处理方式,有效推进“消劣返清”。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实地勘察、定期巡查调度瓦窑河清淤截污工程进展,推动22个作业面全部如期开工。扎实推进68家漓江支流“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和109个漓江流域生态环境隐患问题整改,推动学习教育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