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廉播 > 正文

守心克己 方能成己

作者:曹丽萍 谭华杰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摘要:推而言之,一个人最终能够达到的高度,取决于自我要求、自我约束的程度。只有时时、事事、处处守心克己者,方能成己。

  王守仁是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在记录其语录和信件的《传习录》中记载,其弟子萧惠向他请教:“己私难克,奈何?”王守仁回答:“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意思是说,人人都需要有一颗自我检讨的心,这样才能克制自我。能够克制自我,才能成就真正的自己。推而言之,一个人最终能够达到的高度,取决于自我要求、自我约束的程度。只有时时、事事、处处守心克己者,方能成己。

  克己守心。南宋•朱熹《四书或问》有言,“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意指天下最难以把持的就是人的内心,而天下最容易受到沾染的则是人的欲望。“黄金难换心”的明代进士李汰一生为官注重操守,清正廉洁。任职期间,他在福建担任科举考试主考官时,一考生深夜造访送来黄金十两。李汰严词拒绝,考生硬塞到李汰手中说:“学生翰墨未精,疏漏必多,望老大人一定照应,得中之后,另有厚报!”李汰听了考生的话,面呈愠怒之色,呵斥道:“老夫幼学孔孟之道,为人以仁,为行以礼,岂是能以黄金玷污的!”次日,他便写下“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的诗句,张贴在考场门口,自此再也无人敢向他行贿。从此,李汰清廉的美名不胫而走,被誉为“江南第一清官”。由此可见,克己是一种由内而外、高度自觉的律己,克制的是欲望、管住的是行为、守住的是底线。

  克己自律。克己,本质上是对人的欲望的控制。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内心总有一个时刻不能松懈的标尺来校正自己的言行。明代徐溥“储豆律己”的故事脍炙人口、流传甚广。为了不断检视自己的言行,徐溥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出生一个善念、做了一件好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有不好的念头或言行过失,就在瓶中投一粒黑豆。开始时,黑豆颇多,黄豆寥寥,他便深刻反省,改正缺点、改进不足。过了一段时间,黑豆黄豆已各占一半。他再接再厉,律己更严,瓶中黄豆日益增多,黑豆则屈指可数。正是凭着这种持久的克己自律,徐溥不断修炼自我、完善自我,终成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克己正心。克己的真正指向,是辨明是非、分清界限,修炼自己的内心,不该做的不做。明代薛瑄所撰《读书录》中有句话:“只公之一字,乃见克己之效验。”意思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克制了自己的欲望,就要看其是否做到了公。给孩子们立下不准“看白戏”规矩的焦裕禄,告诫家人“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的谷文昌,要求女儿陪他看病也不能搭“顺风车”的杨善洲……无数优秀共产党人从小事小节上守心克己、防微杜渐,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景仰。作为党员干部涵养无私无我、至真至纯的人民情怀,做到克己奉公、人民至上,方能“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

  凡人皆以克己成,以纵己败。作为党员干部要从日常行为上着力,时刻修身克己、慎独守心、明性之德,以“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担当,克己奉公,才能成己达人,方能收获不一样的人生。(桂林市纪委监委)

桂林:“两课一会”为纪检监察干部醒脑提神
巡察故事丨需要重新讨论的班子会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