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召开会议通报工作情况:专项整治开展以来,该市共起底粮食购销领域问题线索289件,立案162件,重大问题线索10条,目前已全部完成处理,挽回经济损失1742.5万元。
桂林市纪委监委紧盯粮食收购、存储、轮换、销售等权力运行关键环节,分类开列市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市纪委监委各部室和相关派驻机构落实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重点任务清单,通过监督执纪问责,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业务主管监管部门监管责任以及国有粮食企业特别是基层粮库管理责任。
粮食购销领域贪腐手法隐蔽、专业门槛高、调查取证难度大。桂林市纪委监委在查办该市第一、第三粮库原主任曾贵良案件过程中,“纪巡”协同紧盯粮和账,发现其擅自决定将公款8600余万元挪用给他人,利用虚假轮换、违规空仓、以陈顶新等手段骗取财政补贴111.7万余元。工作人员循线深挖,查出曾贵良违规租用无资质的仓库代储市级储备粮、利用职务便利在承揽粮库工程等方面为他人谋利并收受贿赂10万余元等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最终,曾贵良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并处罚金。
“一方面,我们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渠道,对信访举报、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等发现的涉粮问题线索进行起底排查,将新发现的问题线索纳入专项台账管理。另一方面,对已了结、转存的涉粮问题线索进行‘回头看’、再梳理。”桂林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该市纪委监委通过加大线索研判查处力度,推动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精准减存量、遏增量。
查办案件不是最终目的,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才是关键所在。该市纪委监委在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过程中,坚持把查清违纪违法问题和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同步推进,发出纪检监察建议20份,督促涉粮部门建立健全《桂林市粮食应急预案》《桂林市地方储备粮规模动态调整机制实施方案》等制度机制96项,有效堵塞管理漏洞,推动形成以制度管权、管粮、管人的长效机制。
该市纪检监察机关还结合曾贵良等典型案例制作《“桂北粮仓”里的“硕鼠”》《粮“耗子”》等系列涉粮领域警示教育片,通过召开警示教育会、编印典型案例读本、通报典型案件等方式,营造“不想腐”的氛围。在纪法震慑和政策感召下,有25人主动交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