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公允能”这种话语形式,语本《诗经》:“允文允武,昭假烈祖。”允,即文言语首助词。允公允能,意即既有公德,又有能力,强调德才兼备。
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指出,“允公”是大公,而不是小公,小公只不过是本位主义而已。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教人,消灭自私的本位主义。“允能”是要造就完全人格,德智体不可偏废。张伯苓教授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深入阐释了“允公允能”的价值内涵,使之成为大学的“公能”校训,培育无数学子成为具备“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的干才。
“允公”在本质上强调的是“去私”。《韩非子·五蠹》中记载:“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意思是替自己打算就叫私,跟私相对的叫公。公而忘私历来是仁人志士所追求的大智慧,孔子宣扬“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主张扶危济困,而不是各行其是、自私自利。《尚书·洪范》中也强调:“不偏不党,王道荡荡。”言明为政者应以国事为重,大公无私,而不应拉帮结派,褊狭行事。明代思想家把“天下为公”的道德理想凝聚成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个人道德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完美契合了前代先贤关于“天下大同”思想的核心要义。
而过度追求私利,必然会废弃公理。《韩非子·十过》中提到“顾小利,则大利之残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过度追求私利,定会侵害公道。在《吕氏春秋》中记载的“虞公假道”的著名典故完美印证了这一点。虞公贪图璧与马,借道于晋国,晋国伐虢成功后,虞国唇亡齿寒,最终也被晋国所灭。谋士荀息巧妙地洞察了虞公贪图眼前利益的弱点,投其所好、诱之以利,最后虞公因蝇头小利丢掉了江山社稷。
时至今日,性贪谋私者仍屡禁不绝,所以“货而贿”仍常常奏效。许多落马官员在权力面前忘乎所以,在金钱面前利令智昏,在美色面前折戟沉沙,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可归结为公与私的问题,都是私心杂念作祟的结果。正如《吕氏春秋》所云:“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贪腐之初,大多由公私不分而起,久而久之,必然腐败。殊不知,公权姓公,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一旦公权变为谋私的工具,那么纪法底线必会失守。
“允公”是“允能”的基础。唯有在培育“大公无私”的高远志向的基础上,“允能”才具有意义。许多落马官员不乏行业翘楚、专业能手、业界精英,在个人能力方面无可挑剔,但是这些终究没能阻止他们跌入腐败的深渊和泥潭。清朝张履祥在《初学备忘》中指出“立志不高,则溺于流俗。”如果脱离“允公”的前提,就容易被流俗所扰,难以坚守本心。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广大党员干部应做到“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权力观、事业观,以清正廉洁取信于民,以恪尽职守造福于民,以秉公用权赢得民心。(桂林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