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忆的小山村,煤油灯的光芒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跳动着的微光,给遥远而亲切的山村和村民涂抹上昏黄般神秘的色彩,给我的童年升起了一道生命的五彩霞光。它是我心中的太阳,闪烁着微小却永不熄灭的光芒,虽时光远矣,但温暖依旧……
打开老旧的陈年木柜,珍藏在木箱一角的煤油灯散发着芬芳的味道。我家那盏煤油灯大约有35厘米高,分为3个部分。底部是灯座,中间有一个容积,用来装煤油。顶部是灯罩,是玻璃做的。每次父亲乐呵呵地把金灿灿的煤油倒进煤油灯像镜子一样锃亮的肚子(灯座)里,咕嘟咕嘟让它喝了个饱后,又会小心翼翼地把像鱼鳔状一样的灯罩罩上。待旧棉花撮成的细埝把煤油漫漫地、有节奏地吸上来,用火柴点着,灯芯就会跳出扁长的微红的火苗。当煤油灯被火柴点燃的那一刹那,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一阵欢呼。一家人全神贯注地看着它,出神地听着它那哧哧的燃烧的声音,就像听一首美妙的歌曲。
为了节省,母亲都会把灯芯拨得很小,灯发出如豆般大小的光芒,灯光星星点点,连灯下的人也都模模糊糊。在地里忙碌奔波了一天的庄稼人,远远看见从家里门窗里透出来的煤油灯光,疲倦与辛劳瞬间荡然无存,周身滋生出无尽的温暖。
每天父亲从庄稼地里回来,都会给我和弟弟讲古人爱学习的故事,这时,母亲就会把灯芯拨大,灯光把整个屋子照得透亮。父亲讲到“凿壁偷光”“程门立雪”“孔融让梨”“破釜沉舟”的故事时,都会教导我们立志好好学习,好好做人。但我最深刻的还是父亲给我们讲的儒家孝道文化,让我悟懂了“百善孝为先”的人生真谛。
父亲教我们读书识字时,和蔼可亲的母亲就在旁边忙针线活,缝补衣裳,纳鞋底,默默地陪着我们。寒往暑来,一年二十四节气,母亲一直忙着纺呀、织呀、纳呀,总是有干不完的活儿,把汗水、辛苦、疲倦纺进、织进、纳进母亲的额头、眼角、脊背。记得有一次,我做着作业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醒来时却发现柔和昏黄的灯光映着母亲慈祥的面容,识不了几个字的母亲正在灯下翻阅我的作业本,看着像布鞋底整齐排列的针线一样的文字,双眼顿时噙满了晶莹的泪花。
“年老色衰”的煤油灯忠诚地为我家服务了一年又一年。在煤油灯下,我懵懵懂懂地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更多地品尝到了“温润如玉”般的亲情。想起那段虽然艰苦但却很难忘的日子,我能亲切地领悟到:煤油灯点燃的是父母心头的希望之光。
煤油灯功不可没,在父母亲潜移默化地教导下,我和弟弟很争气都考上了大学,成了村子里最先考出来的大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老家那盏普普通通的煤油灯依然在我心中亮着,父母的谆谆教诲亦如煤油灯那般踏实、沉稳、内敛,如庄稼地一样土味的家风,淳朴实当,幸福绵长,伴我一生!(桂林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