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位于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镇上灌村的五指毛桃种植基地也忙碌了起来。劳作的人们散布在田间,宛若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正在铺地膜的村民刘小荣高兴地说,以后不仅每年能收到土地流转费,在这里工作一天还能收入120元,“日子比过去强多了!”
这是栗木镇纪委深入基层蹲点调研、监督乡村振兴集体经济项目时看到的情景。上灌村地形以丘陵为主,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然而多年以来,村民们以种植红薯、水稻、蔬菜等农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不高。刘小荣一家原来种的就是红薯、水稻,每年收入3000余元,虽说吃喝不愁,但日子还是过得紧紧巴巴。“眼看着邻村种植经济作物,老百姓都富起来了,我们心里也痒痒的。”刘小荣说。
刘小荣的想法,实际上也是上灌村“两委”班子长久以来的梦想,但一直苦于没资金、没项目而无法实现。近年来,借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东风,村干部开始更加积极主动地带领乡亲们谋划新出路。看到县里其他村镇种植五指毛桃的成功实践后,通过镇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调、向上争取资金,在镇纪委的监督保障之下,上灌村顺利把种植五指毛桃的项目搞起来了。
今年年初,恭城县纪委监委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牵头统筹县级相关部门力量,制定了《恭城瑶族自治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八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通过8个方面、27条措施系统部署过渡期专项监督工作,配套细化工作清单,全方位推动专项监督工作落实落地。
针对以前村集体经济项目亏损的问题,恭城县纪委监委也提出了解决之策:一方面坚持用好巡察利剑,通过加强县镇巡察联动、建立巡察整改促进机制等举措,更加精准地发现问题、更加有效地推动整改;另一方面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监督机制,深入推进“访村屯、重监督、助振兴”专项行动,让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农村特色产业基地调研,明确主题开展专项监督。恭城县纪委监委要求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深入乡村振兴一线开展蹲点调研、实地督导、走访群众,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不仅要做好监督工作,更要做好服务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恭城县纪委监委相关领导介绍,按照“见人、见项目、见资金”工作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实地了解产业规模、产销链接等情况,紧盯巡视巡察反馈、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沉监督、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努力实现整改成效最大化。目前已监督检查乡村振兴重点项目120个,督导整改问题4个,确保项目廉洁、资金安全、政策落地,让更多像刘小荣一样的脱贫户从项目的顺利推进中得到实惠、尝到幸福。